- 张宇峰;李文俏;潘赢;张雯;孟建强;
为了提高复合膜的抗菌性能,以聚砜超滤膜为基膜,以超支化聚乙烯亚胺(PEI)为水相单体,以均苯三甲酰氯(TMC)为有机相单体,制备出PEI/TMC抗菌性聚酰胺复合纳滤膜,并探究复合膜渗透性能和抗菌性能。结果显示:当PEI质量分数为2%、TMC质量分数0.1%、反应时间为5 min时,在1.5 MPa、25℃的条件下过滤0.1%的MgSO_4溶液,得到的膜渗透选择性能最佳,此时通量为55 L/(m~2·h),截留率为95%;以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以及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细菌模型,采用接触振荡法进行测试,证明了PEI/TMC相比于传统的商品聚酰胺复合膜,具有非常好的抗菌性,对于浓度为10~3CFU/mL左右的细菌,抑菌率可达到70%~95%。
2019年01期 v.38;No.184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8K] [下载次数:5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张宇峰;李文俏;潘赢;张雯;孟建强;
为了提高复合膜的抗菌性能,以聚砜超滤膜为基膜,以超支化聚乙烯亚胺(PEI)为水相单体,以均苯三甲酰氯(TMC)为有机相单体,制备出PEI/TMC抗菌性聚酰胺复合纳滤膜,并探究复合膜渗透性能和抗菌性能。结果显示:当PEI质量分数为2%、TMC质量分数0.1%、反应时间为5 min时,在1.5 MPa、25℃的条件下过滤0.1%的MgSO_4溶液,得到的膜渗透选择性能最佳,此时通量为55 L/(m~2·h),截留率为95%;以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以及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细菌模型,采用接触振荡法进行测试,证明了PEI/TMC相比于传统的商品聚酰胺复合膜,具有非常好的抗菌性,对于浓度为10~3CFU/mL左右的细菌,抑菌率可达到70%~95%。
2019年01期 v.38;No.184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8K] [下载次数:5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李振环;张永志;
为制备可靠、精确的分子筛氧化石墨烯(GO)膜,克服基于厚度调控的抽滤自组装GO膜分离性能提升和通量减小之间的矛盾关系,采用界面自组装法,制备了具有更加紧密层间结构的GO膜,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与抽滤自组装法制备GO膜相比,界面自组装法可以实现更加紧密的层间结构;在化学环境相似的条件下,界面自组装膜的层间距可达0.75 nm,较抽滤自组装膜减小了0.10 nm左右;成膜机理和速率是GO膜层间结构的主要影响因素。将该膜用于金属离子水溶液的截留实验,结果表明:界面自组装GO膜对Mg~(2+)的截留率可达70%左右,是抽滤自组装膜的1.3倍。
2019年01期 v.38;No.184 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4K] [下载次数:5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振环;张永志;
为制备可靠、精确的分子筛氧化石墨烯(GO)膜,克服基于厚度调控的抽滤自组装GO膜分离性能提升和通量减小之间的矛盾关系,采用界面自组装法,制备了具有更加紧密层间结构的GO膜,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与抽滤自组装法制备GO膜相比,界面自组装法可以实现更加紧密的层间结构;在化学环境相似的条件下,界面自组装膜的层间距可达0.75 nm,较抽滤自组装膜减小了0.10 nm左右;成膜机理和速率是GO膜层间结构的主要影响因素。将该膜用于金属离子水溶液的截留实验,结果表明:界面自组装GO膜对Mg~(2+)的截留率可达70%左右,是抽滤自组装膜的1.3倍。
2019年01期 v.38;No.184 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4K] [下载次数:5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徐乃库;张秀琴;封严;
为实现锰氧化物与被处理废水的轻易分离以及再利用目的,以湿法纺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共聚物/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共聚物共混中空纤维为基质,在加热条件下,于不同pH值高锰酸钾溶液中处理中空纤维,将原位生成的锰氧化物负载于中空纤维内外表面,分析其形貌、表面元素,并对其催化过氧化氢氧化阳离子蓝染料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pH值为14.4高锰酸钾溶液中制得的复合中空纤维具有最佳的催化活性,在0.5 mL H_2O_2存在下,90 min内阳离子蓝去除率可达94.4%,第2、第3次重复使用时阳离子蓝去除率分别为79.3%和57.2%。
2019年01期 v.38;No.184 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7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徐乃库;张秀琴;封严;
为实现锰氧化物与被处理废水的轻易分离以及再利用目的,以湿法纺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共聚物/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共聚物共混中空纤维为基质,在加热条件下,于不同pH值高锰酸钾溶液中处理中空纤维,将原位生成的锰氧化物负载于中空纤维内外表面,分析其形貌、表面元素,并对其催化过氧化氢氧化阳离子蓝染料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pH值为14.4高锰酸钾溶液中制得的复合中空纤维具有最佳的催化活性,在0.5 mL H_2O_2存在下,90 min内阳离子蓝去除率可达94.4%,第2、第3次重复使用时阳离子蓝去除率分别为79.3%和57.2%。
2019年01期 v.38;No.184 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7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杨振生;史克;杨丽利;王志英;
为提高纳滤膜的分离透过和耐溶剂性能,以间苯二胺(MPD)为水相单体,均苯四甲酰氯(BTC)与均苯三甲酰氯(TMC)为有机相单体,通过界面聚合法及后续的亚胺化制备了聚酰亚胺/聚丙烯(PI/PP)耐溶剂复合纳滤膜;采用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ATR-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研究了复合膜表面组成、结构及性能,考察了水相与有机相单体浓度配比及有机相中TMC与BTC质量浓度比对膜结构及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当水相单体质量浓度为1.14g/L、水相单体与有机相单体摩尔浓度比为1.15∶1、有机相单体TMC与BTC质量浓度比为6∶4时,所制备的膜性能最优;在0.5 MPa的过膜压差下,膜通量为52.6 L/(m~2·h),对PEG-400的截留率为93.8%;在甲醇等8种常见有机溶剂中浸泡8 d后发现,复合膜的拉伸强度、水通量及截留率变化不大,说明实验制备的复合纳滤膜具有良好的耐溶剂性能。
2019年01期 v.38;No.184 17-2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2K] [下载次数:2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杨振生;史克;杨丽利;王志英;
为提高纳滤膜的分离透过和耐溶剂性能,以间苯二胺(MPD)为水相单体,均苯四甲酰氯(BTC)与均苯三甲酰氯(TMC)为有机相单体,通过界面聚合法及后续的亚胺化制备了聚酰亚胺/聚丙烯(PI/PP)耐溶剂复合纳滤膜;采用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ATR-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研究了复合膜表面组成、结构及性能,考察了水相与有机相单体浓度配比及有机相中TMC与BTC质量浓度比对膜结构及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当水相单体质量浓度为1.14g/L、水相单体与有机相单体摩尔浓度比为1.15∶1、有机相单体TMC与BTC质量浓度比为6∶4时,所制备的膜性能最优;在0.5 MPa的过膜压差下,膜通量为52.6 L/(m~2·h),对PEG-400的截留率为93.8%;在甲醇等8种常见有机溶剂中浸泡8 d后发现,复合膜的拉伸强度、水通量及截留率变化不大,说明实验制备的复合纳滤膜具有良好的耐溶剂性能。
2019年01期 v.38;No.184 17-2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2K] [下载次数:2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丁晓莉;康长勇;赵红永;王鑫兰;张玉忠;王丽娜;
为获得高的渗透和选择性能,分别以聚乙二醇甲醚丙烯酸酯和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为水相反应单体和油相交联剂,利用界面引发剂在无表面活性剂微乳液油水界面处引发聚合制备中空微球,浇铸形成具有纳米空腔的中空微球膜,并考察了膜内纳米空腔对分离膜气体渗透性和分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中空微球平均粒径为95 nm,中空结构明显;在高交联剂含量中,中空微球膜的渗透分离性能较壳层材料的本征值都有显著提升,在35℃、0.2 MPa下,CO_2的渗透系数增大4.5倍,且分离系数也有所提升。
2019年01期 v.38;No.184 2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2K] [下载次数:2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丁晓莉;康长勇;赵红永;王鑫兰;张玉忠;王丽娜;
为获得高的渗透和选择性能,分别以聚乙二醇甲醚丙烯酸酯和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为水相反应单体和油相交联剂,利用界面引发剂在无表面活性剂微乳液油水界面处引发聚合制备中空微球,浇铸形成具有纳米空腔的中空微球膜,并考察了膜内纳米空腔对分离膜气体渗透性和分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中空微球平均粒径为95 nm,中空结构明显;在高交联剂含量中,中空微球膜的渗透分离性能较壳层材料的本征值都有显著提升,在35℃、0.2 MPa下,CO_2的渗透系数增大4.5倍,且分离系数也有所提升。
2019年01期 v.38;No.184 2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2K] [下载次数:2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宋俊;韩杨杨;候源富;李俊男;
为了提高纤维素纤维的断裂强度,首先合成出含有6个亚甲基的液晶基元4-(ω-(甲基咪唑)烷氧基)-4′-(氰基)-(联苯),并将其溶于纤维素/AMIMCl中得到纤维素液晶溶液,进而通过干湿法纺丝工艺制备了高强度的纤维素纤维;通过磁场、正交实验和DSC研究了纤维素液晶的织构转变。结果表明:当液晶基元的质量分数为3%、温度为70~80℃、磁场强度为70~80 A/m时,扇形织构转变为球形织构,且温度为70℃、磁场强度为70 A/m和温度为80℃、磁场强度为80 A/m是织构转变的最佳条件;DSC研究结果表明在70~80℃范围内出现相转变峰,且织构转变之后峰型更尖锐,温度范围更窄;纤维素液晶纤维的断裂强度达到3.17 cN/dtex,强度提高了40%,织构转变之后纤维强度提高的范围更大。
2019年01期 v.38;No.184 27-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9K] [下载次数:2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宋俊;韩杨杨;候源富;李俊男;
为了提高纤维素纤维的断裂强度,首先合成出含有6个亚甲基的液晶基元4-(ω-(甲基咪唑)烷氧基)-4′-(氰基)-(联苯),并将其溶于纤维素/AMIMCl中得到纤维素液晶溶液,进而通过干湿法纺丝工艺制备了高强度的纤维素纤维;通过磁场、正交实验和DSC研究了纤维素液晶的织构转变。结果表明:当液晶基元的质量分数为3%、温度为70~80℃、磁场强度为70~80 A/m时,扇形织构转变为球形织构,且温度为70℃、磁场强度为70 A/m和温度为80℃、磁场强度为80 A/m是织构转变的最佳条件;DSC研究结果表明在70~80℃范围内出现相转变峰,且织构转变之后峰型更尖锐,温度范围更窄;纤维素液晶纤维的断裂强度达到3.17 cN/dtex,强度提高了40%,织构转变之后纤维强度提高的范围更大。
2019年01期 v.38;No.184 27-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9K] [下载次数:2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延波;陈文洋;任倩;李瑞欣;赵新宇;杨媛媛;韦春华;
对近场直写静电纺丝技术的机理、发展、相关参数的控制以及应用方面展开综述,指出该技术亟待解决或改进的问题,包括纺丝机理不甚清晰;接收距离较短、严重限制射流拉伸和溶剂的完全挥发;纺丝纤维在空间第三维的可控性普遍不高;潜在应用有待进一步开发等。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近场直写静电纺丝技术理论研究、生产效率的提高、制备3D结构材料以及开发其在生物工程及微纳米技术领域的应用等。
2019年01期 v.38;No.184 33-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7K] [下载次数:14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刘延波;陈文洋;任倩;李瑞欣;赵新宇;杨媛媛;韦春华;
对近场直写静电纺丝技术的机理、发展、相关参数的控制以及应用方面展开综述,指出该技术亟待解决或改进的问题,包括纺丝机理不甚清晰;接收距离较短、严重限制射流拉伸和溶剂的完全挥发;纺丝纤维在空间第三维的可控性普遍不高;潜在应用有待进一步开发等。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近场直写静电纺丝技术理论研究、生产效率的提高、制备3D结构材料以及开发其在生物工程及微纳米技术领域的应用等。
2019年01期 v.38;No.184 33-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7K] [下载次数:14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武长城;吴宝军;段建;时志强;
为了研究电解质离子尺寸对超级电容器电解液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自制了阳离子不同的2种电解质N,N-二甲基吡咯烷四氟硼酸盐(P_(11)-BF_4)和N-乙基-N-甲基吡咯烷四氟硼酸盐(P_(12)-BF_4),并分别配制成以碳酸丙烯酯(PC)为溶剂、浓度为1 mol/L的电解液;通过循环伏安、恒流充放电、交流阻抗谱研究了电解质离子尺寸对活性炭基超级电容器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电解质离子尺寸和阳离子对称性共同影响着超级电容器的放电比电容,电解质离子尺寸越小,电解液的耐电压特性越好,超级电容器的工作电压越高;电解质离子尺寸的大小和阳离子的对称性共同影响着超级电容器的电化学性能。
2019年01期 v.38;No.184 39-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0K] [下载次数:3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武长城;吴宝军;段建;时志强;
为了研究电解质离子尺寸对超级电容器电解液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自制了阳离子不同的2种电解质N,N-二甲基吡咯烷四氟硼酸盐(P_(11)-BF_4)和N-乙基-N-甲基吡咯烷四氟硼酸盐(P_(12)-BF_4),并分别配制成以碳酸丙烯酯(PC)为溶剂、浓度为1 mol/L的电解液;通过循环伏安、恒流充放电、交流阻抗谱研究了电解质离子尺寸对活性炭基超级电容器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电解质离子尺寸和阳离子对称性共同影响着超级电容器的放电比电容,电解质离子尺寸越小,电解液的耐电压特性越好,超级电容器的工作电压越高;电解质离子尺寸的大小和阳离子的对称性共同影响着超级电容器的电化学性能。
2019年01期 v.38;No.184 39-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0K] [下载次数:3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严峰;齐亚会;方洪波;陈栋梁;刘晓云;金伟男;
针对三次采油对表面活性剂低界面张力和高耐盐性的需求,以工业级支链十六醇为原料,与环氧乙烷聚合反应合成了支链十六醇聚氧乙烯醚(i-C16OH5EO)表面活性剂,采用吊片法和旋转滴法分别测试了i-C16OH5EO的表面活性和油水界面张力。结果表明:疏水基支链化的i-C16OH5EO表面活性较高,其临界胶束浓度(CMC)为6.3 mg/L,临界胶束浓度所对应的表面张力为27.8 m N/m;此外,i-C16OH5EO能显著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其与癸烷的界面张力达到10-3m N/m数量级,与原油的界面张力亦能达到10-2m N/m数量级,且具有较强的耐盐性。
2019年01期 v.38;No.184 4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8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严峰;齐亚会;方洪波;陈栋梁;刘晓云;金伟男;
针对三次采油对表面活性剂低界面张力和高耐盐性的需求,以工业级支链十六醇为原料,与环氧乙烷聚合反应合成了支链十六醇聚氧乙烯醚(i-C16OH5EO)表面活性剂,采用吊片法和旋转滴法分别测试了i-C16OH5EO的表面活性和油水界面张力。结果表明:疏水基支链化的i-C16OH5EO表面活性较高,其临界胶束浓度(CMC)为6.3 mg/L,临界胶束浓度所对应的表面张力为27.8 m N/m;此外,i-C16OH5EO能显著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其与癸烷的界面张力达到10-3m N/m数量级,与原油的界面张力亦能达到10-2m N/m数量级,且具有较强的耐盐性。
2019年01期 v.38;No.184 4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8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马宝东;
为探讨无机盐对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表面扩张流变性质的影响,利用悬挂滴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支链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羟丙基季铵盐(C_(16)GPC)的表面扩张流变性质,考察了NaCl浓度对其动态及稳态弹性和黏性模量的影响趋势。结果表明:C_(16)GPC分子中的长支链在界面上的重排慢过程决定纯水溶液表面吸附膜的特性,表面膜以弹性为主,且强度较大,可高达70 mN/m左右;NaCl通过促进扩散交换影响表面膜的性质,少量的NaCl就能明显降低表面弹性和黏性模量。在0.1 Hz条件下,表面弹性和黏性模量只有纯水溶液的1/4左右;高NaCl浓度条件下,扩散交换过程控制表面膜性质,吸附膜以黏性为主。
2019年01期 v.38;No.184 50-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3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马宝东;
为探讨无机盐对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表面扩张流变性质的影响,利用悬挂滴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支链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羟丙基季铵盐(C_(16)GPC)的表面扩张流变性质,考察了NaCl浓度对其动态及稳态弹性和黏性模量的影响趋势。结果表明:C_(16)GPC分子中的长支链在界面上的重排慢过程决定纯水溶液表面吸附膜的特性,表面膜以弹性为主,且强度较大,可高达70 mN/m左右;NaCl通过促进扩散交换影响表面膜的性质,少量的NaCl就能明显降低表面弹性和黏性模量。在0.1 Hz条件下,表面弹性和黏性模量只有纯水溶液的1/4左右;高NaCl浓度条件下,扩散交换过程控制表面膜性质,吸附膜以黏性为主。
2019年01期 v.38;No.184 50-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3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阮艳莉;何艺伟;郭放;
为了抑制穿梭效应,提高锂硫电池的电化学性能,采用一步法制备聚吡咯/硫的复合材料。以过硫酸铵作为氧化剂、乙醇作为分散剂,用化学氧化聚合法制备导电聚吡咯的同时,原位沉积包覆硫,研究过硫酸铵和吡咯单体以不同氧化比反应制备聚吡咯/硫复合材料,并用SEM和TEM测试观察材料的形貌,用恒流充放电测试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当过硫酸铵与吡咯以1∶1复合时,得到的聚吡咯/硫复合材料有较好的形貌;组装的电池在0.1 C的恒电流充放电测试下,初始放电比容量可以达到943.3 m A·h/g,循环20圈后,放电比容量仍然保持在747.9 mA·h/g,并且每圈的库伦效率都大于97%,表现出了较好的充放电性能和循环稳定性。
2019年01期 v.38;No.184 5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1K] [下载次数:3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阮艳莉;何艺伟;郭放;
为了抑制穿梭效应,提高锂硫电池的电化学性能,采用一步法制备聚吡咯/硫的复合材料。以过硫酸铵作为氧化剂、乙醇作为分散剂,用化学氧化聚合法制备导电聚吡咯的同时,原位沉积包覆硫,研究过硫酸铵和吡咯单体以不同氧化比反应制备聚吡咯/硫复合材料,并用SEM和TEM测试观察材料的形貌,用恒流充放电测试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当过硫酸铵与吡咯以1∶1复合时,得到的聚吡咯/硫复合材料有较好的形貌;组装的电池在0.1 C的恒电流充放电测试下,初始放电比容量可以达到943.3 m A·h/g,循环20圈后,放电比容量仍然保持在747.9 mA·h/g,并且每圈的库伦效率都大于97%,表现出了较好的充放电性能和循环稳定性。
2019年01期 v.38;No.184 5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1K] [下载次数:3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于莉媛;郭云雷;牛萍娟;刘大利;刘雷;罗德智;
针对夜间环境下车辆难以检测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尾灯的夜间前方车辆检测与跟踪方法。首先根据光晕特征和亮度特征进行车辆尾灯提取,对尾灯进行配对后根据尾灯对估计车辆的位置并实现对车辆的检测,然后利用改进的粒子滤波算法对已检测车辆的尾灯进行跟踪,进而实现对车辆的跟踪。最后结合检测和跟踪方法提出一种车辆检测与跟踪系统。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具有检测率高的特点,对车辆检测率可达96%,车辆检测与跟踪系统可解决车辆互相遮挡情况下的车辆检测问题,并可提升车辆检测率至98%。
2019年01期 v.38;No.184 6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3K] [下载次数:3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于莉媛;郭云雷;牛萍娟;刘大利;刘雷;罗德智;
针对夜间环境下车辆难以检测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尾灯的夜间前方车辆检测与跟踪方法。首先根据光晕特征和亮度特征进行车辆尾灯提取,对尾灯进行配对后根据尾灯对估计车辆的位置并实现对车辆的检测,然后利用改进的粒子滤波算法对已检测车辆的尾灯进行跟踪,进而实现对车辆的跟踪。最后结合检测和跟踪方法提出一种车辆检测与跟踪系统。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具有检测率高的特点,对车辆检测率可达96%,车辆检测与跟踪系统可解决车辆互相遮挡情况下的车辆检测问题,并可提升车辆检测率至98%。
2019年01期 v.38;No.184 6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3K] [下载次数:3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师五喜;李康利;
为了改善四旋翼飞行器实际起飞时超调过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障碍Lyapunov函数的有界输出控制方法。该方法采用障碍Lyapunov函数与滑模控制相结合设计控制器,利用障碍Lyapunov函数将传统滑模面约束在一定的范围内,从而来保证四旋翼飞行器输出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不仅能使系统的实际输出值y_1跟踪上期望输出值y_(1d),还能够使实际输出值y_1始终保持在预先设定的范围内,即|y_1|<k_c,k_c为正常数.
2019年01期 v.38;No.184 69-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8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师五喜;李康利;
为了改善四旋翼飞行器实际起飞时超调过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障碍Lyapunov函数的有界输出控制方法。该方法采用障碍Lyapunov函数与滑模控制相结合设计控制器,利用障碍Lyapunov函数将传统滑模面约束在一定的范围内,从而来保证四旋翼飞行器输出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不仅能使系统的实际输出值y_1跟踪上期望输出值y_(1d),还能够使实际输出值y_1始终保持在预先设定的范围内,即|y_1|<k_c,k_c为正常数.
2019年01期 v.38;No.184 69-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8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陈力颖;汤勇;吕英杰;
针对纳米级设计中时钟偏移大、时序不容易收敛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有效的时钟树综合(CTS)优化方案。以28 nm工艺的数字芯片为例,根据其时钟结构特点,将CTS过程分成两步完成。利用这种方法,采用Cadence公司的APR工具Encounter对数字模块进行时钟网络的设计;对分步CTS和传统CTS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使用分步CTS的时钟偏移减小了52%,提高了时钟网络的性能,从而时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芯片泄漏功耗也降低了45%。
2019年01期 v.38;No.184 76-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8K] [下载次数:4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陈力颖;汤勇;吕英杰;
针对纳米级设计中时钟偏移大、时序不容易收敛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有效的时钟树综合(CTS)优化方案。以28 nm工艺的数字芯片为例,根据其时钟结构特点,将CTS过程分成两步完成。利用这种方法,采用Cadence公司的APR工具Encounter对数字模块进行时钟网络的设计;对分步CTS和传统CTS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使用分步CTS的时钟偏移减小了52%,提高了时钟网络的性能,从而时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芯片泄漏功耗也降低了45%。
2019年01期 v.38;No.184 76-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8K] [下载次数:4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田会娟;刘欢;郝甜甜;张辉;
为提高现有LED背光显示器亮度的视觉舒适度,通过主观评价和客观测量相结合的方法,对LED背光显示器视觉舒适度进行分析,建立了LED背光显示器最优亮度控制模型;根据环境亮度、显示器亮度、以及在最优视觉舒适度下LED显示器亮度调光等级(简称:最优视觉调光等级)的映射关系,提出基于BP神经网络的LED背光显示器亮度控制模型;以实测环境亮度和屏幕亮度为输入量,最优视觉调光等级为输出量,计算模型精度,并进行了实验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成功预测屏幕的最优视觉调光等级,神经网络训练结果相关系数为99.97%,检验组误差小于1.84%;同时基于该模型建立了LED背光控制系统,经测试该系统最大误差为0.945%。
2019年01期 v.38;No.184 83-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9K] [下载次数:3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田会娟;刘欢;郝甜甜;张辉;
为提高现有LED背光显示器亮度的视觉舒适度,通过主观评价和客观测量相结合的方法,对LED背光显示器视觉舒适度进行分析,建立了LED背光显示器最优亮度控制模型;根据环境亮度、显示器亮度、以及在最优视觉舒适度下LED显示器亮度调光等级(简称:最优视觉调光等级)的映射关系,提出基于BP神经网络的LED背光显示器亮度控制模型;以实测环境亮度和屏幕亮度为输入量,最优视觉调光等级为输出量,计算模型精度,并进行了实验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成功预测屏幕的最优视觉调光等级,神经网络训练结果相关系数为99.97%,检验组误差小于1.84%;同时基于该模型建立了LED背光控制系统,经测试该系统最大误差为0.945%。
2019年01期 v.38;No.184 83-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9K] [下载次数:3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