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纤维新材料

  • 热致相分离法制备乙烯-乙烯醇共聚物/二氧化硅分离膜

    郝长青;肖长发;黄庆林;王纯;陈明星;

    以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为成膜聚合物,以丙三醇和聚乙二醇(PEG-600)为混合稀释剂,以纳米级二氧化硅为添加剂,采用热致相分离法(TIPS)制备了EVOH多孔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微孔膜表面及横截面形貌,并对其渗透性能、亲水性、孔隙率、孔径及其分布、力学性能等进行了分析与讨论.结果表明:EVOH膜表面平均孔径随成膜体系中二氧化硅含量增加而先增加后减小,膜横截面呈蜂窝状孔结构;膜纯水通量、孔隙率及亲水性随二氧化硅含量增加而先增加后减小;当二氧化硅质量分数为0.5%时,其纯水通量为511 L/(m2·h),孔隙率为74.0%,接触角为44.8°.

    2016年01期 v.35;No.166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5K]
    [下载次数:2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热致相分离法制备乙烯-乙烯醇共聚物/二氧化硅分离膜

    郝长青;肖长发;黄庆林;王纯;陈明星;

    以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为成膜聚合物,以丙三醇和聚乙二醇(PEG-600)为混合稀释剂,以纳米级二氧化硅为添加剂,采用热致相分离法(TIPS)制备了EVOH多孔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微孔膜表面及横截面形貌,并对其渗透性能、亲水性、孔隙率、孔径及其分布、力学性能等进行了分析与讨论.结果表明:EVOH膜表面平均孔径随成膜体系中二氧化硅含量增加而先增加后减小,膜横截面呈蜂窝状孔结构;膜纯水通量、孔隙率及亲水性随二氧化硅含量增加而先增加后减小;当二氧化硅质量分数为0.5%时,其纯水通量为511 L/(m2·h),孔隙率为74.0%,接触角为44.8°.

    2016年01期 v.35;No.166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5K]
    [下载次数:2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间位芳纶纳米纤维的静电纺工艺

    康卫民;刘晓红;马晓敏;赵卉卉;

    以间位型芳纶/N,N-二甲基乙酰胺(PMIA/DMAC)为纺丝液,采用静电纺丝技术成功制备出PMIA纳米纤维膜,采用单因素变量法探讨了电纺工艺对PMIA纳米纤维形态的影响,并通过SEM图像及直径分布获得了电纺PMIA的较佳工艺参数为:纺丝液质量分数14%,电压25 kV,进液速率0.2 mL/h,接收距离16 cm.采用红外、TG测试手段表征了PMIA纳米纤维膜的结构和热稳定性能.结果表明:PMIA纳米纤维膜的玻璃化转变和热分解温度分别为273℃和431℃,具有着良好的热稳定性能.

    2016年01期 v.35;No.166 6-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5K]
    [下载次数:5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间位芳纶纳米纤维的静电纺工艺

    康卫民;刘晓红;马晓敏;赵卉卉;

    以间位型芳纶/N,N-二甲基乙酰胺(PMIA/DMAC)为纺丝液,采用静电纺丝技术成功制备出PMIA纳米纤维膜,采用单因素变量法探讨了电纺工艺对PMIA纳米纤维形态的影响,并通过SEM图像及直径分布获得了电纺PMIA的较佳工艺参数为:纺丝液质量分数14%,电压25 kV,进液速率0.2 mL/h,接收距离16 cm.采用红外、TG测试手段表征了PMIA纳米纤维膜的结构和热稳定性能.结果表明:PMIA纳米纤维膜的玻璃化转变和热分解温度分别为273℃和431℃,具有着良好的热稳定性能.

    2016年01期 v.35;No.166 6-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5K]
    [下载次数:5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RAFT聚合制备嵌段共聚物PS-b-PNIPAAm

    冯霞;马绍玲;王兆光;

    以三硫代十二烷酸-2-氰基异丙酯(CPDTC)为RAFT试剂,以AIBN为引发剂,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活性自由基聚合方法制备了结构明确、窄分子质量分布的(Mw/Mn=1.283)的聚(苯乙烯)-b-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嵌段共聚物,并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和凝胶渗透色谱对其表征.结果表明:PS-b-PNIPAAm嵌段共聚物已经成功合成,且合成纯度较高,分子质量分布较窄,嵌段比约为2∶1.

    2016年01期 v.35;No.166 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7K]
    [下载次数:2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RAFT聚合制备嵌段共聚物PS-b-PNIPAAm

    冯霞;马绍玲;王兆光;

    以三硫代十二烷酸-2-氰基异丙酯(CPDTC)为RAFT试剂,以AIBN为引发剂,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活性自由基聚合方法制备了结构明确、窄分子质量分布的(Mw/Mn=1.283)的聚(苯乙烯)-b-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嵌段共聚物,并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和凝胶渗透色谱对其表征.结果表明:PS-b-PNIPAAm嵌段共聚物已经成功合成,且合成纯度较高,分子质量分布较窄,嵌段比约为2∶1.

    2016年01期 v.35;No.166 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7K]
    [下载次数:2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POSS-PU纳米纤维膜的制备

    宋晓艳;李涛;杨飞;

    研究多面体倍半硅氧烷(POSS)改性聚氨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并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POSS-PU纳米纤维膜.通过改变纺丝电压、纺丝液浓度、接收距离、挤出速率、POSS浓度,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各参数对纤维形貌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DMF/THF混合溶剂质量比为1∶2、电压为20 k V、接收距离为20cm和挤出速率为0.8 m L/h时所制得的纳米纤维膜形貌最好.而且POSS的加入有助于纳米纤维的细化.

    2016年01期 v.35;No.166 1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0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POSS-PU纳米纤维膜的制备

    宋晓艳;李涛;杨飞;

    研究多面体倍半硅氧烷(POSS)改性聚氨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并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POSS-PU纳米纤维膜.通过改变纺丝电压、纺丝液浓度、接收距离、挤出速率、POSS浓度,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各参数对纤维形貌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DMF/THF混合溶剂质量比为1∶2、电压为20 k V、接收距离为20cm和挤出速率为0.8 m L/h时所制得的纳米纤维膜形貌最好.而且POSS的加入有助于纳米纤维的细化.

    2016年01期 v.35;No.166 1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0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纺织与服装

  • 海藻酸钙纤维及其混纺针织纱的开发

    王建坤;邓浩;霍旭蒙;陈欣瑶;

    为开发出海藻酸钙纤维混纺针织纱,在研究纤维的基本性能及其纺织加工特点基础上,设计6种不同混纺比的海藻酸钙/棉混纺纱,对混纺纱强伸性能、毛羽指数、条干CV值等指标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海藻酸钙纤维可纺性较差,随着海藻酸钙纤维含量的的增加,混纺纱的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均降低,毛羽指数、条干不匀、粗细节均显著增加.根据生产成本及这6种不同混纺比的海藻酸钙/棉混纺纱的强伸性能、毛羽指数、条干不匀率的变化规律来看,当海藻酸钙纤维质量分数大约在5%~35%之间,纺出的海藻酸钙/棉混纺针织纱的综合性能优于其他含量的海藻酸钙混纺纱.

    2016年01期 v.35;No.166 2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4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海藻酸钙纤维及其混纺针织纱的开发

    王建坤;邓浩;霍旭蒙;陈欣瑶;

    为开发出海藻酸钙纤维混纺针织纱,在研究纤维的基本性能及其纺织加工特点基础上,设计6种不同混纺比的海藻酸钙/棉混纺纱,对混纺纱强伸性能、毛羽指数、条干CV值等指标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海藻酸钙纤维可纺性较差,随着海藻酸钙纤维含量的的增加,混纺纱的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均降低,毛羽指数、条干不匀、粗细节均显著增加.根据生产成本及这6种不同混纺比的海藻酸钙/棉混纺纱的强伸性能、毛羽指数、条干不匀率的变化规律来看,当海藻酸钙纤维质量分数大约在5%~35%之间,纺出的海藻酸钙/棉混纺针织纱的综合性能优于其他含量的海藻酸钙混纺纱.

    2016年01期 v.35;No.166 2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4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光催化型单向导湿织物的制备与性能

    李辉芹;郝习波;巩继贤;李秋瑾;张健飞;丁振翔;

    以钛酸丁酯为前躯体制备了二氧化钛溶胶,通过二浸二轧对棉纤维织物与粘胶纤维织物进行光催化导湿整理.研究发现经过整理后织物的接触角分别达到135°与139°,在紫外光的照射下织物接触角在在2h内降为0°,并且在结束光照后在2 h内完全恢复到了原来的疏水状态.利用液态水分管理仪(MMT)对织物的累积单向导湿能力进行了评价.实验表明:未整理织物的累计单向导湿指数为0,经过整理的织物随着紫外光照射时间的延长累计单向导湿指数不断增加,并且在照射5 h后达到140左右.与棉织物相比,粘胶织物的润湿性转换速度更快,但是累积单向导湿能指数并无明显差别.

    2016年01期 v.35;No.166 28-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3K]
    [下载次数:2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光催化型单向导湿织物的制备与性能

    李辉芹;郝习波;巩继贤;李秋瑾;张健飞;丁振翔;

    以钛酸丁酯为前躯体制备了二氧化钛溶胶,通过二浸二轧对棉纤维织物与粘胶纤维织物进行光催化导湿整理.研究发现经过整理后织物的接触角分别达到135°与139°,在紫外光的照射下织物接触角在在2h内降为0°,并且在结束光照后在2 h内完全恢复到了原来的疏水状态.利用液态水分管理仪(MMT)对织物的累积单向导湿能力进行了评价.实验表明:未整理织物的累计单向导湿指数为0,经过整理的织物随着紫外光照射时间的延长累计单向导湿指数不断增加,并且在照射5 h后达到140左右.与棉织物相比,粘胶织物的润湿性转换速度更快,但是累积单向导湿能指数并无明显差别.

    2016年01期 v.35;No.166 28-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3K]
    [下载次数:2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含水率对消防服用织物热防护性能的影响

    曹娟;宋国文;张慧;任海涛;

    为研究消防服用织物在湿态下的热防护性能,选用3种常见的消防服多层结构面料,通过使用改进的TPP测试仪,将多层织物组合暴露在强度为15.4 k W/m2的热辐射下,利用皮肤模拟传感器记录温度变化,并通过皮肤烧伤模型预测二级烧伤时间,比较不同面料吸湿后热防护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隔热舒适层较厚的织物在含水率为45.9%时,二级烧伤时间达到了最小值,隔热舒适层相对较薄的两种织物在含水率分别为20.0%和24.2%时,二级烧伤时间也达到了最小值.随着织物含水率继续增大,二级烧伤时间呈上升趋势,而模拟皮肤吸收的热量出现了不同的波动.

    2016年01期 v.35;No.166 3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3K]
    [下载次数:2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含水率对消防服用织物热防护性能的影响

    曹娟;宋国文;张慧;任海涛;

    为研究消防服用织物在湿态下的热防护性能,选用3种常见的消防服多层结构面料,通过使用改进的TPP测试仪,将多层织物组合暴露在强度为15.4 k W/m2的热辐射下,利用皮肤模拟传感器记录温度变化,并通过皮肤烧伤模型预测二级烧伤时间,比较不同面料吸湿后热防护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隔热舒适层较厚的织物在含水率为45.9%时,二级烧伤时间达到了最小值,隔热舒适层相对较薄的两种织物在含水率分别为20.0%和24.2%时,二级烧伤时间也达到了最小值.随着织物含水率继续增大,二级烧伤时间呈上升趋势,而模拟皮肤吸收的热量出现了不同的波动.

    2016年01期 v.35;No.166 3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3K]
    [下载次数:2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 ]

电子信息与自动化

  • 基于PDE的错位ESPI无损检测方法与系统实现

    张芳;孙娇;马潇;檀玉飞;王晋疆;

    设计并实现了电子散斑干涉无损检测系统,搭建了错位电子散斑干涉光路.采用基于偏微分方程的电子散斑干涉信息提取技术对采集到的散斑图像进行处理,结合条纹图自身的方向信息,利用偏微分方程提取电子散斑干涉条纹图的中心线并进行相位插值,得到物体的变形信息,从而实现无损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提取的相位平均误差在2%以内.

    2016年01期 v.35;No.166 38-42+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5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PDE的错位ESPI无损检测方法与系统实现

    张芳;孙娇;马潇;檀玉飞;王晋疆;

    设计并实现了电子散斑干涉无损检测系统,搭建了错位电子散斑干涉光路.采用基于偏微分方程的电子散斑干涉信息提取技术对采集到的散斑图像进行处理,结合条纹图自身的方向信息,利用偏微分方程提取电子散斑干涉条纹图的中心线并进行相位插值,得到物体的变形信息,从而实现无损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提取的相位平均误差在2%以内.

    2016年01期 v.35;No.166 38-42+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5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以太网的多路超声波自动检测系统

    苗长云;罗统荣;白华;

    针对大型工件的超声检测中对检测人员的要求高、检测效率低、易发生误检和漏检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以太网的多路超声波自动检测系统,采用FPGA和ARM设计系统的硬件,采用VHDL语言设计了FPGA的软件,采用C语言设计了ARM的软件,采用UDP/IP协议设计了上位机与多路超声波自动检测终端的通信软件,利用Lab VIEW软件设计了系统的上位机软件.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实现对大型工件的远程超声自动检测、C扫描图像实时显示、缺陷定位等功能,具有精度高、检测效率高、操作方便等优点.

    2016年01期 v.35;No.166 43-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6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基于以太网的多路超声波自动检测系统

    苗长云;罗统荣;白华;

    针对大型工件的超声检测中对检测人员的要求高、检测效率低、易发生误检和漏检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以太网的多路超声波自动检测系统,采用FPGA和ARM设计系统的硬件,采用VHDL语言设计了FPGA的软件,采用C语言设计了ARM的软件,采用UDP/IP协议设计了上位机与多路超声波自动检测终端的通信软件,利用Lab VIEW软件设计了系统的上位机软件.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实现对大型工件的远程超声自动检测、C扫描图像实时显示、缺陷定位等功能,具有精度高、检测效率高、操作方便等优点.

    2016年01期 v.35;No.166 43-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6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与位置无关的节点调度算法比较分析

    刘立峰;周轶恒;林志贵;哈谦;王玺;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通过对节点的合理调度,可以实现节点能耗均衡、延长网络生命周期的目的.分析与位置无关的节点调度算法发现,随机独立休眠算法(RIS)不需要调度时间同步,未考虑节点死亡对工作概率值p的影响,适应性差;基于部署特征的轻量级节点调度算法(LDAS),考虑覆盖率的影响,但需要频繁交换邻居节点信息;基于测距的睡眠调度算法(RBSS),通过测距寻找正六边形覆盖模型,具有较高的覆盖度,需要时间同步,未考虑能量均衡.从初始节点数、工作节点数和网络覆盖率3方面仿真验证说明其性能,为选择节点调度算法以及后续改进提供指导.

    2016年01期 v.35;No.166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5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与位置无关的节点调度算法比较分析

    刘立峰;周轶恒;林志贵;哈谦;王玺;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通过对节点的合理调度,可以实现节点能耗均衡、延长网络生命周期的目的.分析与位置无关的节点调度算法发现,随机独立休眠算法(RIS)不需要调度时间同步,未考虑节点死亡对工作概率值p的影响,适应性差;基于部署特征的轻量级节点调度算法(LDAS),考虑覆盖率的影响,但需要频繁交换邻居节点信息;基于测距的睡眠调度算法(RBSS),通过测距寻找正六边形覆盖模型,具有较高的覆盖度,需要时间同步,未考虑能量均衡.从初始节点数、工作节点数和网络覆盖率3方面仿真验证说明其性能,为选择节点调度算法以及后续改进提供指导.

    2016年01期 v.35;No.166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5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球面保角映射理论的表面特征标记点匹配法

    汤春明;牛百铃;李光旭;

    提出一种基于曲面参数化理论的半自动匹配方法.首先,选择任一样本数据作为参照模型,根据其表面几何特征手动标定特征标记点;其次,利用保角映射方法将全部样本数据映射到同一球形域,根据球面坐标对应关系实现在其他样本表面上特征标记点的自动标定;最后,利用迭代逼近点方法归一化特征标记点在空间的位置.实验考察了统计形状模型的通用性原则和专一性原则,并且比较了球面保角映射中不同约束条件对获得模型质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利用球面保角映射3个基准点约束所得模型的专一性指标明显好于零质心约束方法,并且实验所需时间减少近50%.

    2016年01期 v.35;No.166 5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7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球面保角映射理论的表面特征标记点匹配法

    汤春明;牛百铃;李光旭;

    提出一种基于曲面参数化理论的半自动匹配方法.首先,选择任一样本数据作为参照模型,根据其表面几何特征手动标定特征标记点;其次,利用保角映射方法将全部样本数据映射到同一球形域,根据球面坐标对应关系实现在其他样本表面上特征标记点的自动标定;最后,利用迭代逼近点方法归一化特征标记点在空间的位置.实验考察了统计形状模型的通用性原则和专一性原则,并且比较了球面保角映射中不同约束条件对获得模型质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利用球面保角映射3个基准点约束所得模型的专一性指标明显好于零质心约束方法,并且实验所需时间减少近50%.

    2016年01期 v.35;No.166 5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7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分数阶PID及内模原理的长行程直线电机控制系统设计

    陈兴林;陈震宇;

    为了对长行程直线电机进行精确伺服控制,提出了一种结合分数阶PID及内模控制原理的控制系统.以内模控制器作为电流环控制器、分数阶PID作为位置环控制器,在简化了控制器设计、降低调试难度的同时,保证了跟踪精度.最后,对长行程直线电机驱动的光刻机掩模台宏动台进行了仿真验证,验证了所提出的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2016年01期 v.35;No.166 59-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5K]
    [下载次数:2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分数阶PID及内模原理的长行程直线电机控制系统设计

    陈兴林;陈震宇;

    为了对长行程直线电机进行精确伺服控制,提出了一种结合分数阶PID及内模控制原理的控制系统.以内模控制器作为电流环控制器、分数阶PID作为位置环控制器,在简化了控制器设计、降低调试难度的同时,保证了跟踪精度.最后,对长行程直线电机驱动的光刻机掩模台宏动台进行了仿真验证,验证了所提出的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2016年01期 v.35;No.166 59-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5K]
    [下载次数:2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机械设计与制造

  • 基于ADAMS的共轭凸轮打纬机构动态设计与仿真

    金国光;秦凯旋;魏展;张阳演;

    首先,利用Solid Works软件对正余弦组合式加速度运动规律的共轭凸轮打纬机构进行三维建模,在ADAMS软件环境下进行动态仿真,得到的筘座运行响应与理论运动规律几乎一致,验证了样机凸轮廓线设计的正确性;其次,在共轭凸轮的两个滚子与凸轮之间加入碰撞副后,筘座的角加速度波动明显,说明了滚子与凸轮间的接触碰撞会加剧机构振动;滚子与主、副凸轮间接触力交替变化,说明设计的打纬机构能够实现惯性打纬的要求;最后,提出了通过改变筘座材料属性来减小滚子与凸轮间接触力的方法.

    2016年01期 v.35;No.166 65-69+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9K]
    [下载次数:2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ADAMS的共轭凸轮打纬机构动态设计与仿真

    金国光;秦凯旋;魏展;张阳演;

    首先,利用Solid Works软件对正余弦组合式加速度运动规律的共轭凸轮打纬机构进行三维建模,在ADAMS软件环境下进行动态仿真,得到的筘座运行响应与理论运动规律几乎一致,验证了样机凸轮廓线设计的正确性;其次,在共轭凸轮的两个滚子与凸轮之间加入碰撞副后,筘座的角加速度波动明显,说明了滚子与凸轮间的接触碰撞会加剧机构振动;滚子与主、副凸轮间接触力交替变化,说明设计的打纬机构能够实现惯性打纬的要求;最后,提出了通过改变筘座材料属性来减小滚子与凸轮间接触力的方法.

    2016年01期 v.35;No.166 65-69+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9K]
    [下载次数:2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MgCO_3添加量及搅拌处理对ZM5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

    尹冬松;解维生;毛丽贺;高海东;刘军;杨光山;孟凡奇;刘爱莲;

    研究MgCO3加入质量分数(0.25%至1.75%)和搅拌时间对ZM5合金晶粒尺寸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ZM5中添加MgCO3质量分数为0.25%时,ZM5合金晶粒尺寸明显降低,MgCO3添加量继续增加,合金晶粒尺寸继续降低,当MgCO3加入质量分数为1.00%时,细化效果最好,晶粒尺寸为240μm;当MgCO3加入质量分数超过1.00%时,晶粒发生粗化现象,合金强度在此时也达到峰值.随着搅拌时间增加,合金晶粒尺寸显著降低,当MgCO3搅拌时间为20 min时,细化效果最好,晶粒尺寸为270μm;继续增加搅拌时间,晶粒不再细化.通过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可知,ZM5合金由α-Mg和细小条状晶界相组成,α-Mg为含有Al的过饱和固溶体,晶界相为Al12Mg17.

    2016年01期 v.35;No.166 70-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3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MgCO_3添加量及搅拌处理对ZM5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

    尹冬松;解维生;毛丽贺;高海东;刘军;杨光山;孟凡奇;刘爱莲;

    研究MgCO3加入质量分数(0.25%至1.75%)和搅拌时间对ZM5合金晶粒尺寸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ZM5中添加MgCO3质量分数为0.25%时,ZM5合金晶粒尺寸明显降低,MgCO3添加量继续增加,合金晶粒尺寸继续降低,当MgCO3加入质量分数为1.00%时,细化效果最好,晶粒尺寸为240μm;当MgCO3加入质量分数超过1.00%时,晶粒发生粗化现象,合金强度在此时也达到峰值.随着搅拌时间增加,合金晶粒尺寸显著降低,当MgCO3搅拌时间为20 min时,细化效果最好,晶粒尺寸为270μm;继续增加搅拌时间,晶粒不再细化.通过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可知,ZM5合金由α-Mg和细小条状晶界相组成,α-Mg为含有Al的过饱和固溶体,晶界相为Al12Mg17.

    2016年01期 v.35;No.166 70-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3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基础科学及其应用

  • CVaR准则下双渠道供应链决策与博弈模型

    赵静;朱昆;

    考虑了包含一个风险厌恶的制造商和一个风险中性的零售商组成的双渠道供应链,运用博弈论和条件风险值(CVaR)准则,建立了3个博弈模型,即Nash博弈、制造商主导的Stacklberg博弈和零售商主导的Stacklberg博弈模型.通过比较和分析,得到了制造商风险厌恶度对制造商和零售商最优决策的影响以及价格敏感参数对最优决策的影响.最后,用数值算例验证了所建模型及分析的正确性,并分析了制造商风险厌恶度对制造商和零售商最大利润的影响.

    2016年01期 v.35;No.166 75-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3K]
    [下载次数:2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CVaR准则下双渠道供应链决策与博弈模型

    赵静;朱昆;

    考虑了包含一个风险厌恶的制造商和一个风险中性的零售商组成的双渠道供应链,运用博弈论和条件风险值(CVaR)准则,建立了3个博弈模型,即Nash博弈、制造商主导的Stacklberg博弈和零售商主导的Stacklberg博弈模型.通过比较和分析,得到了制造商风险厌恶度对制造商和零售商最优决策的影响以及价格敏感参数对最优决策的影响.最后,用数值算例验证了所建模型及分析的正确性,并分析了制造商风险厌恶度对制造商和零售商最大利润的影响.

    2016年01期 v.35;No.166 75-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3K]
    [下载次数:2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京津冀新型镇化差异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高雁;王雅洁;李喆;

    为研究京津冀新型城镇化差异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首先从人口、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4个方面构建京津冀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采用熵权法分别计算得出三地在这4个方面的综合水平;再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各项城镇化指标对京津冀三地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新型城镇化总体水平不断提升,区域差距不断缩小,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具体因素有所差异.

    2016年01期 v.35;No.166 83-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8K]
    [下载次数:2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京津冀新型镇化差异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高雁;王雅洁;李喆;

    为研究京津冀新型城镇化差异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首先从人口、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4个方面构建京津冀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采用熵权法分别计算得出三地在这4个方面的综合水平;再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各项城镇化指标对京津冀三地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新型城镇化总体水平不断提升,区域差距不断缩小,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具体因素有所差异.

    2016年01期 v.35;No.166 83-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8K]
    [下载次数:2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