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染整与化工

  • 支链化聚氧乙烯醚磺酸盐溶液的界面张力性质

    张路;刘岩;王策;胡嵩霜;张磊;赵濉;严峰;

    利用旋转滴界面张力仪研究了不同烷基链长的支链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盐异十六烷基聚氧乙烯醚磺酸盐(i-C16EO5S)、异十八烷基聚氧乙烯醚磺酸盐(i-C18EO5S)和异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磺酸盐(i-C20EO5S)溶液与正癸烷之间的动态界面张力,考察了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盐质量分数、二价离子对界面张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与相同链长的直链表面活性剂相比,支链化结构有利于界面张力的降低,适宜条件下iC16EO5S的界面张力可达10-2 m N/m数量级;Na Cl可加快i-CnEO5S向界面的吸附速度,高盐质量分数条件下i-CnEO5S的动态界面张力出现最低值,曲线呈现"V"形,且瞬时界面张力可达10-3 m N/m数量级;二价离子的存在促进表面活性剂吸附膜的紧密排列,低浓度条件下有利于界面张力的降低,但二价离子浓度较高时破坏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平衡,造成界面张力稳态值明显升高.

    2015年04期 v.34;No.163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9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支链化聚氧乙烯醚磺酸盐溶液的界面张力性质

    张路;刘岩;王策;胡嵩霜;张磊;赵濉;严峰;

    利用旋转滴界面张力仪研究了不同烷基链长的支链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盐异十六烷基聚氧乙烯醚磺酸盐(i-C16EO5S)、异十八烷基聚氧乙烯醚磺酸盐(i-C18EO5S)和异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磺酸盐(i-C20EO5S)溶液与正癸烷之间的动态界面张力,考察了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盐质量分数、二价离子对界面张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与相同链长的直链表面活性剂相比,支链化结构有利于界面张力的降低,适宜条件下iC16EO5S的界面张力可达10-2 m N/m数量级;Na Cl可加快i-CnEO5S向界面的吸附速度,高盐质量分数条件下i-CnEO5S的动态界面张力出现最低值,曲线呈现"V"形,且瞬时界面张力可达10-3 m N/m数量级;二价离子的存在促进表面活性剂吸附膜的紧密排列,低浓度条件下有利于界面张力的降低,但二价离子浓度较高时破坏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平衡,造成界面张力稳态值明显升高.

    2015年04期 v.34;No.163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9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微波合成Ca_3Co_4O_9热电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性能

    解勤兴;郑安冉;王欣;张仁伟;张宇峰;

    利用微波技术合成了Ca3Co4O9化合物,考察了微波加热时间对产物纯度和微观结构的影响;再利用微波及常规烧结技术制备了Ca3Co4O9热电陶瓷片,考察了烧结时间、烧结方式对材料微观结构和热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二次微波烧结30 min制备的热电陶瓷片在所测试温度范围内具有低电阻率、高塞贝克系数及最佳功率因子,其中966 K时微波产物的最大功率因子为0.141 m W/m K2,而常规高温烧结产物的功率因子为0.120 m W/m K2.

    2015年04期 v.34;No.163 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5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微波合成Ca_3Co_4O_9热电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性能

    解勤兴;郑安冉;王欣;张仁伟;张宇峰;

    利用微波技术合成了Ca3Co4O9化合物,考察了微波加热时间对产物纯度和微观结构的影响;再利用微波及常规烧结技术制备了Ca3Co4O9热电陶瓷片,考察了烧结时间、烧结方式对材料微观结构和热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二次微波烧结30 min制备的热电陶瓷片在所测试温度范围内具有低电阻率、高塞贝克系数及最佳功率因子,其中966 K时微波产物的最大功率因子为0.141 m W/m K2,而常规高温烧结产物的功率因子为0.120 m W/m K2.

    2015年04期 v.34;No.163 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5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真菌菌株的固定化及其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贺晓凌;徐磊;王宁;刘蓉;刘恩秀;

    以聚乙烯醇(PVA)和海藻酸钠(SA)为载体材料,制备PVA凝胶小球对所筛选的真菌进行固定,对PVA小球的机械稳定性、化学稳定性、溶胀性、渗透性、微观结构以及细胞毒性进行测试,并以固定化真菌对不同合成染料废水和工厂印染废水进行脱色研究.结果表明:PVA小球具有较高的机械和化学稳定性,渗透性良好,细胞毒性较低;菌株对直接湖蓝5B、直接耐晒大红4BS为吸附脱色,5 d后脱色率分别达到92%和59%,而对酸性大红3R和工厂印染废水为降解脱色,5 d后脱色率均达到90%左右;固定化菌株经4次重复利用后,对酸性大红3R的脱色率仍超过92%,显示出良好的重复利用性.

    2015年04期 v.34;No.163 1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7K]
    [下载次数: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真菌菌株的固定化及其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贺晓凌;徐磊;王宁;刘蓉;刘恩秀;

    以聚乙烯醇(PVA)和海藻酸钠(SA)为载体材料,制备PVA凝胶小球对所筛选的真菌进行固定,对PVA小球的机械稳定性、化学稳定性、溶胀性、渗透性、微观结构以及细胞毒性进行测试,并以固定化真菌对不同合成染料废水和工厂印染废水进行脱色研究.结果表明:PVA小球具有较高的机械和化学稳定性,渗透性良好,细胞毒性较低;菌株对直接湖蓝5B、直接耐晒大红4BS为吸附脱色,5 d后脱色率分别达到92%和59%,而对酸性大红3R和工厂印染废水为降解脱色,5 d后脱色率均达到90%左右;固定化菌株经4次重复利用后,对酸性大红3R的脱色率仍超过92%,显示出良好的重复利用性.

    2015年04期 v.34;No.163 1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7K]
    [下载次数: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磁絮凝技术用于高浊海水淡化预处理工艺中的浊度去除

    王捷;杨洒洒;贾辉;刘露露;文哲武;杨光;郭胜男;白金铎;

    将磁絮凝技术用于高浊海水淡化预处理工艺中的浊度去除.运用Design-expert 8.0.6软件设计实验,以浊度去除率为考察指标进行烧杯实验,确定在该海水水质条件下混凝剂以及混凝剂与磁粉复配时的最佳投加量.响应曲面法分析结果表明:单独投加混凝剂时,在Fe Cl3投加量为31.15 mg/L时,浊度去除率达到最大值85.9%;加载磁粉强化混凝时,在Fe Cl3投加量为28.74 mg/L、Fe3O4投加量为6.02 mg/L时,浊度去除率达到最大值92.8%.通过加载磁粉,不仅可以减少混凝剂用量,而且对于海水浊度的去除率也明显提高.

    2015年04期 v.34;No.163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6K]
    [下载次数:3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磁絮凝技术用于高浊海水淡化预处理工艺中的浊度去除

    王捷;杨洒洒;贾辉;刘露露;文哲武;杨光;郭胜男;白金铎;

    将磁絮凝技术用于高浊海水淡化预处理工艺中的浊度去除.运用Design-expert 8.0.6软件设计实验,以浊度去除率为考察指标进行烧杯实验,确定在该海水水质条件下混凝剂以及混凝剂与磁粉复配时的最佳投加量.响应曲面法分析结果表明:单独投加混凝剂时,在Fe Cl3投加量为31.15 mg/L时,浊度去除率达到最大值85.9%;加载磁粉强化混凝时,在Fe Cl3投加量为28.74 mg/L、Fe3O4投加量为6.02 mg/L时,浊度去除率达到最大值92.8%.通过加载磁粉,不仅可以减少混凝剂用量,而且对于海水浊度的去除率也明显提高.

    2015年04期 v.34;No.163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6K]
    [下载次数:3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新型锦纶工业丝油剂的组成及结构剖析

    刘燕军;姜鹏飞;郑帼;孙玉;

    结合运用硅胶柱色谱法、红外光谱法、核磁共振光谱法和电喷雾飞行时间(ESI-TOF-MS)质谱法,对一种国外新型锦纶工业丝油剂样品进行剖析,探究用1H-NMR和ESI-TOF-MS计算油酸聚氧乙烯酯类(EO)的分布及长碳链脂肪酸酯类结构的方法,确定油剂主要由水(21%)、十四碳烷烃(12%)、十八烯酸癸酯(42%)、油酸聚氧乙烯酯(4)(10%)和油酸聚氧乙烯酯(12)(15%)组成.此剖析方法对确定未知纺织油剂的成分和比例具有广泛的通用性,为下一步新型工业丝油剂的复配及研发提供依据.

    2015年04期 v.34;No.163 22-26+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1K]
    [下载次数:2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新型锦纶工业丝油剂的组成及结构剖析

    刘燕军;姜鹏飞;郑帼;孙玉;

    结合运用硅胶柱色谱法、红外光谱法、核磁共振光谱法和电喷雾飞行时间(ESI-TOF-MS)质谱法,对一种国外新型锦纶工业丝油剂样品进行剖析,探究用1H-NMR和ESI-TOF-MS计算油酸聚氧乙烯酯类(EO)的分布及长碳链脂肪酸酯类结构的方法,确定油剂主要由水(21%)、十四碳烷烃(12%)、十八烯酸癸酯(42%)、油酸聚氧乙烯酯(4)(10%)和油酸聚氧乙烯酯(12)(15%)组成.此剖析方法对确定未知纺织油剂的成分和比例具有广泛的通用性,为下一步新型工业丝油剂的复配及研发提供依据.

    2015年04期 v.34;No.163 22-26+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1K]
    [下载次数:2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聚苯胺防腐涂料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郭玉高;马硕;陈晓;王欣;王兵;

    简述聚苯胺的结构及主要合成方法,探讨聚苯胺防腐涂料对金属的防腐蚀机理,综述了聚苯胺防腐涂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并指出目前聚苯胺防腐涂层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指明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2015年04期 v.34;No.163 27-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下载次数:6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聚苯胺防腐涂料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郭玉高;马硕;陈晓;王欣;王兵;

    简述聚苯胺的结构及主要合成方法,探讨聚苯胺防腐涂料对金属的防腐蚀机理,综述了聚苯胺防腐涂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并指出目前聚苯胺防腐涂层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指明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2015年04期 v.34;No.163 27-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下载次数:6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纤维新材料

  • 静电纺PVA/PEO共混纳米纤维膜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王春红;刘胜凯;贺文婷;王莹;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聚乙烯醇(PVA)/聚氧化乙烯(PEO)共混纳米纤维膜,测试共混纤维膜的拉伸力学性能,采用SEM观察其微观形貌和结构,利用TGA和DSC分析共混纤维膜的热学性能,考察PEO与PVA共混比例对纤维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EO加入过多或过少对共混纤维膜结构均无明显改善,当PVA∶PEO质量比为5∶5时,所得纤维膜成丝性和成膜性最佳,膜中纤维线密度最小且粗细均匀;与纯纺纤维膜相比,不同共混比例PVA/PEO纤维膜的力学性能均有不同程度提升,当PVA与PEO质量比为7∶3时其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较纯PVA分别提高了66%和1 545.71%;PVA/PEO共混纤维膜的热稳定性优于纯PVA纤维膜,但PEO加入量的变化对共混纤维膜热学性能的影响较小.

    2015年04期 v.34;No.163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4K]
    [下载次数:4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静电纺PVA/PEO共混纳米纤维膜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王春红;刘胜凯;贺文婷;王莹;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聚乙烯醇(PVA)/聚氧化乙烯(PEO)共混纳米纤维膜,测试共混纤维膜的拉伸力学性能,采用SEM观察其微观形貌和结构,利用TGA和DSC分析共混纤维膜的热学性能,考察PEO与PVA共混比例对纤维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EO加入过多或过少对共混纤维膜结构均无明显改善,当PVA∶PEO质量比为5∶5时,所得纤维膜成丝性和成膜性最佳,膜中纤维线密度最小且粗细均匀;与纯纺纤维膜相比,不同共混比例PVA/PEO纤维膜的力学性能均有不同程度提升,当PVA与PEO质量比为7∶3时其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较纯PVA分别提高了66%和1 545.71%;PVA/PEO共混纤维膜的热稳定性优于纯PVA纤维膜,但PEO加入量的变化对共混纤维膜热学性能的影响较小.

    2015年04期 v.34;No.163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4K]
    [下载次数:4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丙纶非织布的莽草酸接枝改性

    麻文效;孔祥曌;

    为赋予丙纶非织布生物保健功能,对其进行氨气低温等离子预处理后,在异氰酸酯交联剂的作用下采用莽草酸对其进行接枝改性.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改性前后非织布表面化学成分的变化,考察反应时间、温度、交联剂用量及莽草酸质量浓度对接枝率的影响,并对改性前后非织布的吸放湿效应、抗菌性及抗炎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氨气低温等离子体预处理后丙纶基体产生了可接枝反应的活性基团,异氰酸酯交联剂和莽草酸及预处理后的丙纶之间发生了架桥反应;最优接枝反应条件为交联剂IPDI 0.15 g、莽草酸质量浓度15 g/L、反应温度55℃、时间6 h,此时丙纶非织布接枝率为3.02%,其吸放湿性能优于未处理的丙纶非织布,且具有良好的抗菌性和抗炎性,对金黄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率分别达到了97.6%和94.4%.

    2015年04期 v.34;No.163 38-4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8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丙纶非织布的莽草酸接枝改性

    麻文效;孔祥曌;

    为赋予丙纶非织布生物保健功能,对其进行氨气低温等离子预处理后,在异氰酸酯交联剂的作用下采用莽草酸对其进行接枝改性.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改性前后非织布表面化学成分的变化,考察反应时间、温度、交联剂用量及莽草酸质量浓度对接枝率的影响,并对改性前后非织布的吸放湿效应、抗菌性及抗炎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氨气低温等离子体预处理后丙纶基体产生了可接枝反应的活性基团,异氰酸酯交联剂和莽草酸及预处理后的丙纶之间发生了架桥反应;最优接枝反应条件为交联剂IPDI 0.15 g、莽草酸质量浓度15 g/L、反应温度55℃、时间6 h,此时丙纶非织布接枝率为3.02%,其吸放湿性能优于未处理的丙纶非织布,且具有良好的抗菌性和抗炎性,对金黄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率分别达到了97.6%和94.4%.

    2015年04期 v.34;No.163 38-4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8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电子信息与自动化

  • 迟滞Elman网络模型的风速序列预测

    修春波;王柳;

    为提高风速序列预测的准确性,在双承接层Elman网络的基础上提出了迟滞Elman预测网络.网络具有输入层、隐层、隐层承接层、输出层以及输出承接层5层结构,并在隐层承接层和输出承接层的单元中增加了迟滞激励响应函数,从而将迟滞特性引入到Elman网络中,以提高网络处理连续信息的能力.选择梯度下降方法作为网络的学习算法,训练网络的权值及迟滞参数,利用该预测网络实现了风速序列的多步预测分析.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迟滞特性的引入能够减小预测结果的随机波动性,有利于提高预测结果的可靠性,与现有预测方法相比,迟滞Elman网络的平均预测误差能够减小8%以上,整体预测性能以及波动较强的局部预测性能都能得到显著提高.

    2015年04期 v.34;No.163 4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9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迟滞Elman网络模型的风速序列预测

    修春波;王柳;

    为提高风速序列预测的准确性,在双承接层Elman网络的基础上提出了迟滞Elman预测网络.网络具有输入层、隐层、隐层承接层、输出层以及输出承接层5层结构,并在隐层承接层和输出承接层的单元中增加了迟滞激励响应函数,从而将迟滞特性引入到Elman网络中,以提高网络处理连续信息的能力.选择梯度下降方法作为网络的学习算法,训练网络的权值及迟滞参数,利用该预测网络实现了风速序列的多步预测分析.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迟滞特性的引入能够减小预测结果的随机波动性,有利于提高预测结果的可靠性,与现有预测方法相比,迟滞Elman网络的平均预测误差能够减小8%以上,整体预测性能以及波动较强的局部预测性能都能得到显著提高.

    2015年04期 v.34;No.163 4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9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基于视觉注意机制的图像分类方法

    韩抒真;郭建民;郭迎春;柳青;

    针对Itti视觉模型在模拟人类视觉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到人眼视觉系统对外界事物边缘和轮廓的注意敏感性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视觉注意机制的图像分类方法,即基于Itti模型,同时引入图像的边缘特征对图像进行分类.经实验验证,与传统的Itti模型相比,该方法具有更高的分类准确率,分类准确率达到97%以上.

    2015年04期 v.34;No.163 4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8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视觉注意机制的图像分类方法

    韩抒真;郭建民;郭迎春;柳青;

    针对Itti视觉模型在模拟人类视觉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到人眼视觉系统对外界事物边缘和轮廓的注意敏感性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视觉注意机制的图像分类方法,即基于Itti模型,同时引入图像的边缘特征对图像进行分类.经实验验证,与传统的Itti模型相比,该方法具有更高的分类准确率,分类准确率达到97%以上.

    2015年04期 v.34;No.163 4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8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低强度工频磁场对脑片海马区sEPSC发放特性的影响

    王金海;杜正高;郑羽;孔莹;洪辉;邱倩;

    为研究磁场对脑片海马区自发兴奋性突触后电流(s EPSC)的生物刺激作用,利用实际测量、数学建模和Comsol软件对典型磁刺激装置进行建模与仿真,确定磁场暴露区的磁场强度和分布特性,并采用膜片钳实验对磁场刺激条件下大鼠离体脑片海马区s EPSC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磁场强度从刺激器舌面处到脑片区衰减125倍左右,且磁场进入溶液后分布更加均匀;磁场强度越高,s EPSC的幅值和频率越低,当磁场强度达到2 m T时,神经元s EPSC的幅值、频率、半波长、上升时间和衰减时间显著下降,说明随磁场磁剂量增加,磁场抑制s EPSC的发放.

    2015年04期 v.34;No.163 5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6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低强度工频磁场对脑片海马区sEPSC发放特性的影响

    王金海;杜正高;郑羽;孔莹;洪辉;邱倩;

    为研究磁场对脑片海马区自发兴奋性突触后电流(s EPSC)的生物刺激作用,利用实际测量、数学建模和Comsol软件对典型磁刺激装置进行建模与仿真,确定磁场暴露区的磁场强度和分布特性,并采用膜片钳实验对磁场刺激条件下大鼠离体脑片海马区s EPSC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磁场强度从刺激器舌面处到脑片区衰减125倍左右,且磁场进入溶液后分布更加均匀;磁场强度越高,s EPSC的幅值和频率越低,当磁场强度达到2 m T时,神经元s EPSC的幅值、频率、半波长、上升时间和衰减时间显著下降,说明随磁场磁剂量增加,磁场抑制s EPSC的发放.

    2015年04期 v.34;No.163 5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6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空间聚类分析的LED颜色检测方法

    李红利;柳干;张荣华;刘元建;王舒欢;修春波;

    提出了一种利用相空间重构、空间聚类分析方法综合完成LED颜色检测的方法.利用HSL颜色模型的特性,分离出采集到图像的色度信息;利用相空间重构方法,将二维的色度矩阵重构为三维空间内的色度信息点;利用空间聚类分析方法,进一步剔除相空间重构结果中的干扰像素点,得到有效的LED色度信息.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能准确检测LED颜色信息,结果稳定.

    2015年04期 v.34;No.163 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6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空间聚类分析的LED颜色检测方法

    李红利;柳干;张荣华;刘元建;王舒欢;修春波;

    提出了一种利用相空间重构、空间聚类分析方法综合完成LED颜色检测的方法.利用HSL颜色模型的特性,分离出采集到图像的色度信息;利用相空间重构方法,将二维的色度矩阵重构为三维空间内的色度信息点;利用空间聚类分析方法,进一步剔除相空间重构结果中的干扰像素点,得到有效的LED色度信息.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能准确检测LED颜色信息,结果稳定.

    2015年04期 v.34;No.163 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6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具有功率因数校正的全桥移相软开关电源设计

    付贤松;张远;牛萍娟;

    传统高频电源效率较低且对电网造成了污染,运用功率因数校正技术和软开关技术可实现高效率和低污染.对功率因数电路和全桥电路进行了理论设计和参数估算,设计出了一款2 k W的电源样机,并给出了样机的功率因数和移相全桥ZVS的实验波形.结果显示设计可行,样机性能指标基本满足设计要求.

    2015年04期 v.34;No.163 6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3K]
    [下载次数:2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具有功率因数校正的全桥移相软开关电源设计

    付贤松;张远;牛萍娟;

    传统高频电源效率较低且对电网造成了污染,运用功率因数校正技术和软开关技术可实现高效率和低污染.对功率因数电路和全桥电路进行了理论设计和参数估算,设计出了一款2 k W的电源样机,并给出了样机的功率因数和移相全桥ZVS的实验波形.结果显示设计可行,样机性能指标基本满足设计要求.

    2015年04期 v.34;No.163 6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3K]
    [下载次数:2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基于KM3x的低功耗红外通信设计

    熊慧;闫多超;韩帅;

    针对目前红外无线通信距离短、功耗高、模块设计复杂等问题,提出了一种低功耗红外通信设计.采用XBAR模块、PWM调制技术及低功耗编程的软件设计,有效精简了电路,降低了功耗和成本,提高了可靠性,可更有效地构建红外无线通信网络.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在休眠时功耗为0.5 m W,正常工作时也仅为发射管工作功率的1/3左右;模块在自然光等环境中零误码率通信距离达到25 m,能满足便携式设备、医疗电子、水下通信、工业设备网络等诸多领域的应用需求.

    2015年04期 v.34;No.163 6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0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KM3x的低功耗红外通信设计

    熊慧;闫多超;韩帅;

    针对目前红外无线通信距离短、功耗高、模块设计复杂等问题,提出了一种低功耗红外通信设计.采用XBAR模块、PWM调制技术及低功耗编程的软件设计,有效精简了电路,降低了功耗和成本,提高了可靠性,可更有效地构建红外无线通信网络.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在休眠时功耗为0.5 m W,正常工作时也仅为发射管工作功率的1/3左右;模块在自然光等环境中零误码率通信距离达到25 m,能满足便携式设备、医疗电子、水下通信、工业设备网络等诸多领域的应用需求.

    2015年04期 v.34;No.163 6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0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机械设计与制造

  • 基于根轨迹的混合励磁超环面电机控制器设计

    刘欣;聂岭;杨素君;

    提出了一种新型混合励磁超环面电机,在分析电机结构特点的基础上,建立了混合励磁超环面电机的数学模型;分析了该电机的阶跃响应特性,针对电机响应的快速性及稳定性问题,运用根轨迹法确定了控制器参数,提高了响应速度并且消除了稳态误差.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对该种新型电机的实际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2015年04期 v.34;No.163 7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6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根轨迹的混合励磁超环面电机控制器设计

    刘欣;聂岭;杨素君;

    提出了一种新型混合励磁超环面电机,在分析电机结构特点的基础上,建立了混合励磁超环面电机的数学模型;分析了该电机的阶跃响应特性,针对电机响应的快速性及稳定性问题,运用根轨迹法确定了控制器参数,提高了响应速度并且消除了稳态误差.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对该种新型电机的实际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2015年04期 v.34;No.163 7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6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基于余热利用的反渗透淡化热机及其效率

    耿冬寒;

    提出一种利用低品位余热驱动反渗透淡化的方法,以实现将低品位热能转换成为可驱动海水反渗透的机械能.对低品位余热驱动反渗透淡化的机理进行分析并建立系统的工艺模型,研究温敏淡化热机工作周期内的运动模式,并基于温熵图分析工质的热力循环过程.理论分析温敏淡化热机的能量传递和分配过程,建立基于显热法和焓差法的热机热功转换效率的计算公式.结果表明:以R143a为温敏工质的热机效率为13.6%,该方法拓展了反渗透淡化驱动方式,为其应用于太阳能、地热、工业余热在内的能源梯级利用系统奠定了基础.

    2015年04期 v.34;No.163 76-79+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8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余热利用的反渗透淡化热机及其效率

    耿冬寒;

    提出一种利用低品位余热驱动反渗透淡化的方法,以实现将低品位热能转换成为可驱动海水反渗透的机械能.对低品位余热驱动反渗透淡化的机理进行分析并建立系统的工艺模型,研究温敏淡化热机工作周期内的运动模式,并基于温熵图分析工质的热力循环过程.理论分析温敏淡化热机的能量传递和分配过程,建立基于显热法和焓差法的热机热功转换效率的计算公式.结果表明:以R143a为温敏工质的热机效率为13.6%,该方法拓展了反渗透淡化驱动方式,为其应用于太阳能、地热、工业余热在内的能源梯级利用系统奠定了基础.

    2015年04期 v.34;No.163 76-79+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8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基础科学及其应用

  • 两束艾里光束在Kerr和饱和非线性介质中的相互作用

    卢克清;胡凯;陈卫军;于会敏;张宝菊;

    采用分步傅里叶法对两艾里光束在Kerr介质和饱和非线性介质中同向和反向传输时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数值模拟,探讨了两艾里光束的入射光间隔对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两艾里光束的入射间隔大于其主瓣宽度时,在两介质中同向或反向传输的孤子均被束缚在原入射光束中稳定传输,无相互作用;当两光束的入射光间隔小于等于主瓣宽度时,在Kerr介质中同向传输的两光束在光强E=3时相互吸引而在E=4时由最初的相互吸引变为相互排斥,反向传输保持相互排斥的性质;在饱和非线性介质中两光束在任意光强都保持同向相互吸引、反向相互排斥的特性.

    2015年04期 v.34;No.163 80-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0K]
    [下载次数:2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两束艾里光束在Kerr和饱和非线性介质中的相互作用

    卢克清;胡凯;陈卫军;于会敏;张宝菊;

    采用分步傅里叶法对两艾里光束在Kerr介质和饱和非线性介质中同向和反向传输时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数值模拟,探讨了两艾里光束的入射光间隔对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两艾里光束的入射间隔大于其主瓣宽度时,在两介质中同向或反向传输的孤子均被束缚在原入射光束中稳定传输,无相互作用;当两光束的入射光间隔小于等于主瓣宽度时,在Kerr介质中同向传输的两光束在光强E=3时相互吸引而在E=4时由最初的相互吸引变为相互排斥,反向传输保持相互排斥的性质;在饱和非线性介质中两光束在任意光强都保持同向相互吸引、反向相互排斥的特性.

    2015年04期 v.34;No.163 80-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0K]
    [下载次数:2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天津市制造型小微企业创新性绩效评价体系

    许彦;刘群;

    调研天津市小微企业的发展现状,讨论制造型小微企业的创新性问题,从小微企业主自身管理水平和小微企业整体创新两方面,构建基于AHP-熵值法的企业创新绩效评价体系.采用用户调查法和访谈法,收集天津市部分小微企业的相关基本数据,并对这些小微企业的创新绩效进行评价和对比,最终为促进小微企业的整体创新提出对策.

    2015年04期 v.34;No.163 8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天津市制造型小微企业创新性绩效评价体系

    许彦;刘群;

    调研天津市小微企业的发展现状,讨论制造型小微企业的创新性问题,从小微企业主自身管理水平和小微企业整体创新两方面,构建基于AHP-熵值法的企业创新绩效评价体系.采用用户调查法和访谈法,收集天津市部分小微企业的相关基本数据,并对这些小微企业的创新绩效进行评价和对比,最终为促进小微企业的整体创新提出对策.

    2015年04期 v.34;No.163 8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