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2011, v.30;No.136(01) 43-46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好氧颗粒污泥形成机理及其去污效果
Formation mechanisms and removal efficiency of aerobic granular sludge

杜硕,张朝晖,张宇峰,简培超

  • 1:天津工业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 2:天津工业大学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摘要(Abstract):

在2个相同的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BR)中利用不同机理,以絮状活性污泥为接种污泥,培养出了2种性质不同的好氧颗粒污泥.R1反应器利用丝状菌假说,得到SVI值为35~45mL/g、粒径分布在2.0~4.0mm之间的好氧颗粒污泥;R2反应器利用胞外多聚物(EPS)假说,得到SVI值为30mL/g、粒径分布在1.0~1.6mm之间的好氧颗粒污泥.结果表明:两者对污染物有良好的去处效果,COD去除率都达到了95%以上,TN的去除率也分别达到60%和50%.

关键词(KeyWords): 好氧颗粒污泥;丝状菌;胞外多聚物;去除效果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天津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09ZCKFSH02300)

作者(Author): 杜硕,张朝晖,张宇峰,简培超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